(目前,市审计局正在对本会2016年度“慈善一日捐”和2017年度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审计,下文涉及业务数据由本会办公室统计,已十分详实,但具体请仍以审计报告为准。审计报告预计下季度内出具。)
2017年是我市慈善事业创新发展,再上台阶的一年。一年来,我们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在市委、市政府重视和市民政局的支持下,认真践行“扶老、助残、救孤、济困、赈灾”的宗旨,广开募集渠道,加强慈善组织和网络建设,慈善募捐、慈善救助、自身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新进展。全年共募集和接收善款6.94197亿元(详见后述),发放救助资金294.85万元,受益困难群众近万人,为促进六安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公平正义和社会稳定、建设和谐幸福六安作出积极贡献。各级党委、政府对慈善事业更加重视,社会各界对慈善事业参与的积极性更加高涨,对外交流合作的渠道更加通畅,慈善项目管理更加规范,协会的公信力和社会影响力有了明显提高。 一、以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两学一做”活动和习总书记系列讲话为契机,实现慈善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党委、政府重视和支持是慈善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证,是提升慈善组织公信力的最有效方式。2017年,在争取党委、政府重视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要活动邀请市领导出席。2017年我们组织开展的重要慈善活动,都主动向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汇报,邀请他们出席。如六安市在外人才协会常州分会和我会举行慈善冠名基金签约仪式,邀请常务副市长陈家本同志出席签约仪式。7月5日陈市长率规划、住建、国土、城管、招商五大局主要负责人出席了签约仪式,并代表市委、市政府作了重要讲话,对捐赠方起到了极大的鼓舞和激励,取得了积极效果。 (二)主动汇报,争取支持。近年来,我们在安排、部署各项工作时,都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关于民生的主题进行,安排慈善项目会充分考虑到党委、政府最关心,困难群众最需要的项目,爱心助学、慈善助力扶贫等项目,一经实施,就受到了困难群众和扶贫驻村单位的拥护。同时还充分利用简报、网络、媒体等形式,将协会的工作动态向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及有关部门汇报。市委、市政府分管负责同志每年都主持召开“慈善一日捐”活动动员会,动员部署“慈善一日捐”活动,表彰活动中涌现的先进单位和个人,宣传慈善理念,弘扬慈善精神;召开“慈善一日捐”活动募集资金使用管理领导小组会议,研究审定年度慈善救助活动项目。市委、市政府的重视支持,推动了我市慈善事业健康发展,“慈善一日捐”活动坚持开展了9年,各项工作都位列全省前茅,受到上级和市委、市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和赞誉,公信力和影响力有了很大提高。 二、努力拓宽募集渠道,积累壮大资金实力 募捐是发展慈善事业的源头、龙头,是慈善组织赖以生存的基础,是慈善工作的重中之重。2017年,我们利用慈善这个平台,坚持开展“慈善一日捐”慈善品牌项目,同时积极探索新的募捐方式,打造新的募捐机制,走出了一条符合六安慈善募捐的新路子。 (一)2017年继续开展“慈善一日捐”活动(353.60072万元)。“慈善一日捐”活动是我市自2009年以来开展的品牌慈善项目,9年来全市共募集资金1.21亿元,市本级募集资金3468.5万元(不含开发区上解),受益群众达15万多人次,“慈善一日捐”已成为我市募集善款的主要渠道之一。2017年为做好“慈善一日捐”工作,会领导率队考察了与六安市情相似的徐州、盐城等慈善总会,就慈善工作、制度建设、“慈善一日捐”等进行了交流探讨,并于8月份制定出我市“慈善一日捐”活动方案。11月24日,时任市政府分管市长余泳主持召开市直“慈善一日捐”活动领导小组会议,拉开我市“慈善一日捐”活动序幕。金安、裕安、霍山、舒城等县区也相继开展了此项活动。活动中,为动员社会各界参与一日捐活动的积极性,协会主要负责同志打电话给任务比较重的市住建委片、市人民银行片牵头负责同志,要求加大动员力度并举行捐赠仪式。住建委、人民银行两片区积极动员部署,捐赠仪式上两片区内单位积极踊跃捐款,超额完成了任务,尤其是住建委片比上年超了30多万元,达到了预期目的。市直单位2017年“慈善一日捐”活动共募集资金353.60072万元(不含开发区上解),为开展慈善项目奠定了基础。(根据《六安市本级“慈善一日捐”募集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市直单位2017年“慈善一日捐”活动募集资金用于2018年慈善项目实施) (二)探索建立常州人才分会爱心冠名基金(1000万元)。2017年我们注意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创新慈善,提出了“抓好主线、以点带面、滚动发展”的募捐思路,即以六安市在外人才协会为抓手,选择一、二个分会作为募捐重点,建立爱心冠名基金,然后逐年推进,形成六安市区域外的募捐网络。为把这项工作做好,会领导首先率队考察了六安市在外人才协会常州分会并将其作为试点。常州分会积极响应,饮水思源,不忘回报家乡,分会领导率先垂范,主动捐赠,与我会签订了1000万元的爱心冠名基金,并举行了爱心冠名基金捐赠签约仪式,得到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同志的赞誉,引起较大的社会反响。 (三)搭建平台,开展定向募捐活动(68066.1万元)。 1.积极争取中华慈善总会、省慈善协会项目,开展了“为了明天•关爱儿童”项目,市本级争取50万元建立了2所“关爱儿童之家”,项目资金由安徽临水酒业定向捐赠。(项目分三年实施,2017年已到账30万元); 2.利用本地慈善资源,开展募捐救助活动。为资助困难大学生圆梦大学,我们和安徽龙熙集团、安徽六安市迎驾慈善基金会、安徽绿篮子超市有限责任公司开展了资助贫困大学生活动,募集86.1万元;与开发区医院联合开展了贫困家庭白内障患者免费手术公益救助项目(该医院自筹资金400万元,自行用于项目实施); 3.接收安徽迎驾集团、六安索伊电器捐款40万元,定向纳入市慈善基金会原始基金;接收上海陈玉林先生定向捐款6.749亿元(此款根据市委、市政府安排使用),为我市慈善助力扶贫,发展教育事业壮大了资金实力。 三、规范开展项目救助,打造品牌慈善项目 关注民生、帮扶弱势群体是党和政府最关心,社会最关注的热点,是慈善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精准扶贫的内在要求。2017年我们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精心编制实施了以下项目,支出救助资金294.85万元。 (一)市本级 “慈善一日捐”资金实施的项目(218.75万元) 根据《六安市本级“慈善一日捐”募集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六安市直单位2016年“慈善一日捐”活动募集资金用于2017年慈善项目实施,如下: 1.春节“慈善救助购物券”项目,安排资金40万元,经政府采购,实际支出了37.2万元,救助城区低保户中的A类困难户1000户,每户400元; 2.春节“慈善情暖万家”项目,安排资金20万元,救助全市城乡困难群众400户,每户500元; 3.“慈善爱心圆梦大学”项目,安排资金40万元,资助全市贫困家庭大学新生100名,每人4000元; 4.“慈善助力扶贫”项目,安排资金50万元,首批安排50个市直派驻扶贫工作队的贫困村,每村1万元,由市直驻村扶贫工作队安排救助各村特困群众,共救助254户,每户约2000元; 5.“青少年学生白血病患者慈善救助”项目,安排资金30万元,用于救助在校的白血病学生,全市共救助75名,每人4000元; 6.“单亲特困儿童慈善救助”项目,安排资金30万元,救助单亲特困儿童300名,每人1000元; 7.大病临时救助安排资金1.55万元(含安徽浙东集团定向0.85万元),救助20户; 8.补助裕安区、金寨县“关爱儿童之家”10万元。 (二)联合上级实施的慈善项目(30万元) 联合中华慈善总会、省慈善协会开展了“为了明天•关爱儿童”项目,全市共争取100万元,新建了4所“关爱儿童之家”,其中市本级争取安徽临水酒业定向捐赠50万元,新建了2所“关爱儿童之家”(霍邱县城关镇逸夫小学、裕安区城南镇中心小学),项目分三年实施,2017年已发放30万元。 (三)携手爱心企业实施的项目(46.1万元) 1.安徽龙熙集团定向冠名基金40万元,资助金安、裕安、霍邱贫困家庭大学新生80名;(该项目资金由安徽龙熙集团自行发放) 2.安徽六安市迎驾慈善基金会定向捐赠25万元,资助金安、裕安应届特困家庭大学生60名; 3.安徽绿篮子超市有限责任公司定向捐赠21.1万元,资助了41名贫困大学生; 4.携手六安开发区医院,开展了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手术公益救助项目。为全市农村60岁以下白内障患者进行手术治疗,使其恢复光明。截至目前,全市共医治了571名,无一例医疗事故,受到患者赞誉。(该医院自筹资金400万元,自行用于项目实施) 四、成立六安市慈善基金会 为把有限的资金管理好、使用好,促进慈善组织规范化,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慈善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助力我市扶贫攻坚。根据《六安市本级“慈善一日捐”募集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和市直“慈善一日捐”活动募集资金使用管理领导小组要求,筹备成立六安市慈善基金会。为保证这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协会确定了专人负责基金会筹备工作。一是拟草了基金会章程;二是认真推选了理事、监事;三是按照规定程序向市民政局进行了申报;四是调整了资金,新建立了账户。由于筹备工作得到了市民政局的大力支持,保证了市慈善基金会于2017年9月28日顺利批准成立。市慈善基金会的成立标志着我市慈善组织建设更加完善,慈善工作领域更加广泛,慈善运营、管理更加规范,慈善信息更加阳光,必然会为推进慈善事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五、进一步用好宣传平台,大力宣传慈善理念 慈善宣传是传播慈善理念、弘扬慈善精神、唤起公众慈善意识的重要手段,是慈善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一年来,我们充分利用“一报一站”为平台,及时将协会的动态、重要活动、项目实施、操作流程、政策法规、爱心捐赠、财务管理等信息通过平台进行披露,将慈善工作置于阳光下,并且通过平台大力宣传慈善精神和慈善文化,进一步唤起公民的爱心和慈善意识,在全社会营造一个人人向善,人人为善,乐于助人的慈善氛围。同时我们还利用皖西日报,大别山晨刊,电视台等媒体广泛宣传慈善事业的意义,对每次大型公益活动都进行专题报道,对爱心活动、爱心单位、爱心人士的典型事迹进行褒扬,使慈善事业深入人心,家喻户晓。一年来我们共向新闻媒体提供新闻稿15篇,编印皖西慈善18期,向市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和市民政局网站上传各类文字材料、图片45份。通过加强宣传,扩大了慈善事业影响力,提高了协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六、大力推进慈善阳光建设,提高公信力 (一)不断完善制度建设。在资金募集、项目安排、财务管理、慈善救助、信息公开等方面,我们进一步完善《六安市慈善总会工作经费、业务接待、出差及车辆管理制度》、《六安市慈善总会信息公开暂行办法》,这些制度,对加强廉洁自律,规范工作程序,打造阳光慈善,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严格救助项目的管理。在救助项目的编制、实施过程中,我们坚持部门申报、会议审核、领导小组审定的原则,严把项目的申报、审批、资金发放关,严格按规定的程序实施,把有限的善款用在最困难、最需要的困难群众身上; (三)坚持信息公开。坚持“五公开,四监督”,即公开捐赠数额、公开捐赠去向、公开救助对象、公开救助金额、公开救助信息,接受法律监督、审计监督、舆论监督、捐赠者监督。2017年我们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简报等形式,向社会公开了所有财务收支和项目执行情况。同时我们还接受了市审计部门对协会财务的年度审计,并将审计结果在报纸、网站上公布,接受监督。 2017年的慈善工作,在取得了良好发展和新成绩同时,也存在一些需要重视和改善的问题。一是劝募手段机制尚不健全;二是激励机制不够完善丰富;三是慈善宣传力度尚需加强。 七、2018年工作打算 2018年工作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扶贫攻坚的中心工作,把慈善助力扶贫作为重中之重,把握机遇,注重创新,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广泛募集善款善物,打造慈善品牌项目,扎实开展慈善救助,进一步建立健全资金管理和监督机制,打造阳光慈善,努力实现我市慈善工作的新跨越。 (一)把慈善助力扶贫工作作为工作重点。认真总结2017年慈善助力扶贫项目实施开展情况,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编制、实施好2018年扶贫项目,实现市直扶贫村(特困户临时救助)全覆盖。 (二)创新思路,广泛募集资金,增强救助实力。一是继续组织开展“慈善一日捐”活动,将我市的这一品牌慈善活动坚持好、开展好。二是加强对外交流合作,积极拓展慈善资源,依托六安市在外人才协会总会渠道,充分利用六安在外人才分会优势,搭建平台,畅通渠道,让在外地创业的企业家为家乡的慈善事业出一份力,献一份爱心。2018年将重点在深圳和苏沪等城市着力推进慈善冠名基金设立。三是鼓励爱心企业、爱心人士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奉献爱心,开展定向捐助活动。四是继续争取中华慈善总会和省慈善与社会福利协会的项目资金和物资支持。 (三)建立规范性救助工作机制。认真编制“慈善一日捐”活动募集资金实施项目以及与有关企业单位联合开展的济困、助学、助医项目,把最“贴民心、近民意、解民忧”的项目,筛选出来并实施好。 (四)创新慈善宣传工作模式,努力开辟新的宣传渠道,打造品牌项目。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广泛宣传慈善事业、慈善先进典型和慈善组织,提高全社会的慈善意识,大力倡导“人人可慈善”的理念,激发全社会参与慈善的积极性。 (五)强化监督,建立机制。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管理,严格制度,坚持“五公开”,“四监督”,打造阳光慈善、诚信慈善,提高公信力。
六安市慈善总会 2018年3月15日
|